垃圾滲濾液是城市生活垃圾在填埋場堆放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一種黑色或者黃褐色且?guī)в袗撼魵馕兜膹U水。 
                                                                滲濾液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包括各種難降解有機物(如各種芳香族化合物和腐殖質(zhì)等)、無機鹽(如氨根、碳酸根和硫酸根等)和金屬離子(如鉻、鉛和銅等)。 
                                                                其中,垃圾滲濾液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污染物含量高,且大多含有生物毒性。 
                                                                滲濾液通常占垃圾填埋量的35%-50%(重量比),污染物濃度的變化幅度最高達5倍。 
                                                                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垃圾本身所含水分、地表水或地下水滲入、垃圾中有機物降解產(chǎn)生的水分。 
                                                                 
                                                                垃圾滲濾液的處理難點 
                                                                 
                                                                1.高氨氮、高COD 
                                                                垃圾滲濾液中COD最高可達9萬mg/L,氨氮一般達2000 mg/L以上,且隨填埋年限的延長,水體中總氮等指標會升高,故實現(xiàn)達標排放難上加難。 
                                                                傳統(tǒng)的處理工藝尤其是核心的生物處理工藝一般能夠有效去除滲濾液中的氨氮,但對于總氮的去除并不理想。 
                                                                2.成分復(fù)雜、高濃度、高鹽度 
                                                                垃圾滲濾液中鹽度高,成分復(fù)雜,含10余種溶解態(tài)的離子、重金屬及有機污染物等。部分金屬離子濃度高,如鐵、鋅、鉛、鈣離子,這將對生物處理過程產(chǎn)生嚴重的抑制作用。 
                                                                有機物含量高,且含有大量有毒和大分子有機物。采用單一的物化或者生化工藝無法實現(xiàn)達標排放,必須采用物化聯(lián)合生化的組合處理工藝進行處理。 
                                                                3. 水量水質(zhì)變化大 
                                                                垃圾滲濾液的水質(zhì)變化大,產(chǎn)量呈季節(jié)性變化,雨季明顯大于旱季。不同季節(jié)不同場齡的滲濾液水質(zhì)水量相差巨大,這對處理工藝的選擇和運行帶來了挑戰(zhàn)。 
                                                                4.碳源/營養(yǎng)素成本高 
                                                                垃圾滲濾液生化處理常用甲醇、葡萄糖作碳源,其成本遠高于復(fù)合碳源。此外,很多企業(yè)采用以納濾或反滲透為主的膜處理工藝作為最后的深度處理,造成滲濾液處理成本長期居高不下。 
                                                                5.排放標準高 
                                                                國家對垃圾滲濾液行業(yè)廢水排放標準高,對容易發(fā)生嚴重環(huán)境污染問題的地區(qū)有更高的排放標準。 
                                                                6.處理工藝復(fù)雜,處理成本高。 
                                                                目前的滲濾液處理廠,為了實現(xiàn)達標排放, 除了采用組合工藝外,往往采用以納濾或反滲透為主的膜處理工藝作為最后的深度處理,造成滲濾液處理成本長期居高不下。 
                                                                  
                                                                  垃圾滲濾液的處理工藝及選擇 
                                                                   
                                                                  (1)UASB+SBR+CMF+R 
                                                                工藝特點分析: 
                                                                工藝較為復(fù)雜; 
                                                                剩余污泥量?。?/p>
                                                                 有20%~28%的濃縮液需處理 ; 
                                                                處理量易受水中TDS和溫度影響 ; 
                                                                膜壽命一般有2-3年。 
                                                                 
                                                                (2)MBR+NF/RO 
                                                                工藝特點分析: 
                                                                MBR工藝對NH3-N主要起硝化作用,反硝化能力有限,出水硝酸鹽濃度高,溶解氧濃度亦高; 
                                                                存在生化的生物接種馴化的啟動階段,因此不宜隨時開停設(shè)備,設(shè)備的檢修較困難; 
                                                                系統(tǒng)控制要求較高,BOD、COD及NH3-N主要依靠生化過程去除,生化處理效果好時, 氨才能有效去除; 
                                                                污泥濃度高,穩(wěn)定性強,粘度低,易脫水,不易腐敗變質(zhì)。 
                                                                 
                                                                (3)前處理+二級DTRO碟管式反滲透工藝 
                                                                工藝特點分析: 
                                                                DTRO膜組易受堵塞及污染,反沖洗強度大,膜使用壽命較短; 
                                                                有20%~25%濃縮液需處理; 
                                                                產(chǎn)水率易受水中導(dǎo)電率、TDS和溫度影響,系統(tǒng)易不穩(wěn)定; 
                                                                存在氨氮及鹽的累積問題,需做后續(xù)工藝處理; 
                                                                造價偏高。 
                                                                (4)前處理+MVC蒸發(fā)+離子交換+銨結(jié)晶回收 
                                                                工藝特點分析: 
                                                                工藝簡單,自動化程度高,處理過程和效果穩(wěn)定,管理方便的優(yōu)點,可節(jié)省勞動力投入; 
                                                                設(shè)備容易結(jié)垢腐蝕; 
                                                                有濃縮液產(chǎn)生; 
                                                                用電量較大; 
                                                                投資高。 
                                                                (5)前處理+A/O系統(tǒng)+高級氧化+BAF 
                                                                工藝特點分析: 
                                                                出水水質(zhì)好且穩(wěn)定達標; 
                                                                運行成本較低; 
                                                                無濃縮液產(chǎn)生; 
                                                                處理過程受環(huán)境影響因素小。  |